第一届“气候变化下古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太原举办
5月21日,第一届“气候变化下古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在太原举办。此次论坛以“气候变化下古建保护:韧性社区与可持续未来”为主题,旨在通过开展跨领域、国际化的交流互动,共同探索气候变化下古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为提升世界文化遗产的气候韧性提供可复制的中国经验与多边合作范式。来自国内外知名专家、部门代表及科研机构学者160余名嘉宾出席参加。
据介绍,论坛由世界建筑文物保护基金会(美国)北京代表处、山西省古建筑协会、山西省气象学会、山西省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主办,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承办,并得到山西省文物保护基金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支持。山西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院长路易主持论坛,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文化遗产项目负责人马尧为论坛致辞。
此次论坛围绕“气候变化下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风险与保护策略”、“国内外包括减缓、适应和韧性措施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案例”、“社区参与气候变化下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与创新模式”三大核心议题,专家代表现场进行主旨演讲报告,共同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古建筑的威胁与解决方案。同时,主旨演讲之后,论坛围绕“多元参与不可移动文物地区社区韧性建设”展开圆桌讨论。
当日,会议现场还发布多项重要成果。其中,“气候变化下古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合作交流平台”宣布正式启动。该平台通过跨领域、多层次合作提升文化遗产气候韧性,以跨学科研究与政策协同、试点示范和社会推动、国际合作与行动倡导等路径,推动古建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全球气候治理与文明延续提供中国方案。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志愿者”项目正式揭幕,该项目旨在通过志愿者行动推动公众参与古建保护。
此外,“社区参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试点”项目也正式启动。该项目将通过试点实践,探索一套有特色、可推广的社区参与模式,为全国城乡文物保护提供“山西经验”。作为中国元代以前木构建筑占比超80%的文化大省,山西正从“历史见证者”转型为“未来实验场”,为全球贡献气候韧性建设的中国经验。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佳森)
相关文章
- 08-19 留住世运精彩 带走成都记忆
- 08-17 《无痛中国·常见疼痛自我用药指导(炎性疼痛篇)》发布
- 08-17 《寻迹古中国2》:认识中华文化,从一件文物一个遗址开始
- 08-16 山西大同市云州区发生3.8级地震
- 08-15 涉太平洋岛国论坛不实信息,我使馆驳斥
- 08-13 江佳凤(生于1996年),任浙江大学博导!
- 08-13 “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 08-12 科普 | @河口人,这份非洲猪瘟防治科普知识请查收→
- 08-09 何以中国|从“津”字招牌看非遗匠心传承
- 07-28 中欧关系:行则将至,路在脚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