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医生“咆哮式”忠告令人上头,“掏心窝子式”人文关怀AI给不了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王彬

图源:网络截图
近日,账号@疼痛科姜幺郎发布的“咆哮式”忠告视频火了!“要想好起来,洒脱一点,大胆做你自己”“别对自己太刻薄”“稀里糊涂地过,别老琢磨”……视频中,姜医生“苦口婆心”劝大家,以后只对自己好,胆子大,开心身体棒,不生气,你就赢了。他用接地气的语言,和直击人心的态度,将“平常心”的智慧,分享出来。不少网友直呼,听完姜医生一番话,感觉任督二脉都打通了,“热血沸腾”“充满力量”。
这位疼痛科医生的“咆哮式”忠告,虽然看起来简单粗暴,但话糙理不糙,充满着真心实意,以及一个医者的温情,是在设身处地为患者好。姜医生的每一句咆哮,都是世俗版本的“至理名言”,也都精准戳中了现代人焦虑与内耗的痛点,通过刚性的劝诫以及柔性的疏导,进一步说到了大家的心坎里去。
相比于一本正经式的医生科普,姜医生的“咆哮式”科普,没有那么多专业名词,也没有什么距离感,主打的就是一个市井语言,且充满生活气息。不仅更好玩有趣,也更有感染力、生命力。“反差感”“接地气”加上“真心话”,或许就是姜医生的走红密码。
人活一世,有一个好心情,让自己开心快乐,比什么都重要。这道理谁都明白,可真的处于现实中,面对着一团乱麻的生活与工作,人们又确实很难做到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不少人还会陷入“既要又要还要”的迷局,走入“内耗—自愈—再内耗”的恶性循环,难以自拔。这种时候,就需要外力的介入和纠偏,既能提供一个很好的宣泄口,又能给出正确而积极的引导。显然,姜医生的“咆哮式”科普,所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
有人说,医生就该干好医生该干的事,在网上搞这种“咆哮式”忠告,能治病吗?答案是,能。《黄帝内经》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未病之病的核心在于修心养性。这和“心态决定健康,心态决定命运”的箴言,底层逻辑都是想通的。
姜医生的“咆哮式”忠告,本质是一种“话疗”,为的是让大家心情舒畅,情绪稳定,不被世俗所过度困扰羁绊,警惕不良情绪危害健康,践行的就是一种“治未病”的理念。姜医生的“咆哮”,以及广大网友的“听劝”,表达的都是对健康的关注、重视与渴求。现在,大家要关心的不只是身体健康,还需要关注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和道德等多个维度的全面健康。这一正向的案例,便是大健康理念一个“微缩景观”。
此事也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之前一个很火的话题:“AI,会不会取代医生”。这位咆哮式劝人快乐的医生,如今能这么受欢迎,他的话能引发广泛共情共鸣,且可能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治未病”效果,其实已经给出了回答:不会!
因为AI或许能看“已病”,但却看不了“心病”。姜医生从人的角度去与患者探讨与互动,给予患者的这种“掏心窝子式”人文关怀,以及拉满的情绪价值、情感价值,这些都是AI给不了的东西。很多信息,很多感受,还是“人对人”的传递,最为准确到位,技术只是辅助,而无法起到真正决定性的作用和价值。
当代的医务工作者,既是身体健康的工程师,也是灵魂的工程师,既要护卫人身健康,也要疗愈人心。甚至可以说,“让更多人快乐起来”是“让更多人健康起来”的一个重要前提。倘若有更多医生能够加入“劝人快乐”的队伍,那“全民健康值”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04-30 宿迁市开展宾馆、商超专项检查,筑牢“五一”健康屏障
- 04-30 云南省“体重管理年”暨第十届“万步有约”健走大赛启动
- 04-29 青岛城阳:创新“1+N”模式,筑牢春夏季传染病防控屏障
- 04-29 健康体重一起行动:平衡膳食,总量控制
- 04-28 从“有为干部”到“赌债囚徒”:输光了积蓄、父母养老钱,负债逾千万元,最终把手伸向了公款
- 04-27 聚焦医学科普 传播健康知识 四川广元这两部作品获省奖
- 04-24 中老年慢病人群患带状疱疹风险更高 可通过接种疫苗“未病先防”
- 04-24 藏印铭“四箴”——探寻修身智慧与书法传承之路
- 04-23 肺移植术后一周年 省一院为他庆祝“重生日”
- 04-23 六旬大爷感染眼内炎 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及时手术阻止病情恶化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