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诗意锦绣太原24 《并州路》的深情吟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9:46:00    

秋日并州路,

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

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

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

烽火起云间。

——唐·李宣远

《并州路》

路为古代行政区划名称,并州路大约为今天的太原及周边地区。诗人细腻的笔触、深远的意境,使之成为边塞诗中的佳作,让人在品读之间,仿佛穿越千年,置身于那烽火连天、黄沙漫天的边塞之地。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开篇两句,诗人便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秋日黄昏下的边关景象。秋日的并州,天空高远而深邃,夕阳的余晖洒在金黄的榆树叶上,它们随风飘扬,铺满了被敌人占领的城关。这“黄榆落故关”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地点,更是通过“黄榆”与“故关”的对比,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这两句诗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生动描绘了边塞傍晚时分的景象。孤城之上,号角声刚刚停歇,余音袅袅,似乎在述说着无尽的孤独与寂寞。而远处,几位骑士骑着马射雕归来,英姿勃发,为这荒凉之地增添了几分生气。然而,这生气转眼即逝,留下的依然是无尽的空旷与荒凉。诗人通过“吹角”与“射雕还”的对比,既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残酷,又隐含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渴望。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这两句诗,则将镜头拉远,展现了一幅边塞的宁静画面。驻扎在水边的大军军帐,与远处的山水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而牛羊悠闲地下山,更是为这荒凉之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然而,这宁静与和谐只是短暂的,它们无法掩盖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残酷。诗人以“牛羊自下山”的悠闲,反衬出征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表达了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也是情感最为浓烈之处。在外征战的将士们,面对萧瑟的秋景、凄凉的边塞生活,以及无尽的思乡之情,不禁潸然泪下。而就在这时,烽火骤起,云间腾起滚滚浓烟,预示着新的战事即将来临。这突如其来的烽火,不仅打破了边塞的宁静与和谐,更让征人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诗人以“烽火起云烟”这一景象,形象地写出了边塞战事的残酷无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征人深深的同情和关怀。

《并州路》一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诗通过对秋日并州路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残酷,同时表达了对征人的深切同情和关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深远的意境,将边塞的荒凉、征人的思乡之情,以及战事的残酷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而感人的画面。读罢此诗,我们不禁为那些远离家乡、为国捐躯的将士们感到由衷的敬佩。


并州新闻 周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