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亮相米兰三年展,总策展人娄永琪谈中国展区的哲学思考


日前,第24届米兰三年展国际博览会(简称“米兰三年展”)在意大利米兰艺术宫开幕。本届米兰三年展将展出六个月,主题为“不平等”。文汇报记者了解到,中国展区由总策展人同济大学娄永琪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方晓风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姜珺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魏劭农教授以及南方科技大学何净植教授联合策展。
“本届米兰三年展中国展区以‘动平衡——文明的发展律’为主题。我们决定并不简单地对‘不平等’作价值判断,而是从一般认为的问题中,找寻孕育变的积极力量和各种解决策略。不管是老子说的‘反者道之动’,还是王充在《论衡》中讲的‘平和相反,而生变化’,都体现了中国的是中国传统哲学思考对本次双年展主题‘不平等’的类型学贡献。”谈起这场展览,娄永琪教授如是说。

中国展区总策展人娄永琪教授
本次中国馆展出的作品来自同济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五所院校,分别从“生命网络”、“多元老龄”、“以食为天”、“空间生长”、“调解平衡”等角度出发,针对社会发展中技术、环境、年龄、地域、物种等多种不平等、不平衡、不充分现象,选择一系列“在中国、为中国、从中国和同中国设计”的多元思考和行动。娄永琪表示,策展团队希望这些项目及其背后的哲学思考、方法和经验,可以激发观众对“不平等”这一主题的深层次反思及跨文化讨论。

中国展区全景
空间设计上,中国展区的主体是一个特别设计的模块化鱼菜共生系统“活态装置”展台,五个院校100余件参展项目散布其中。一桥飞架,寓意了各种鸿沟的跨越和链接,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观展视角。该装置由娄永琪教授主创、郭泠和杜晓峰负责落地。展览的整体视觉设计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杜钦操刀。平面设计回应主题,以一圈圈斗转星移的形式呈现,表达出人类浩瀚文明动态发展的意象。其中,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袁烽教授团队设计的虹桥,用回收塑料3D打印成型,可以承受20个人站立的荷载。

斗转星移的主视觉设计意象

由袁烽教授设计的3D打印“虹桥”
同济展区的主题是“生命网络(LIFE NETWORK)” ,这是对2024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中提出的“生命网络中人与自然协同设计”理念的延伸。娄永琪解释,主题侧重于启发和调解生命系统、技术和人类生活之间的新配置可能。通过一系列跨越微观和宏观的项目——从治理沙漠到感知植物生命,“LIFE NETWORK”试图表达了不平等的生成潜力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行动的领域和重建关系的机会。
“展台的形式被设计成为起伏的山形,与水循环系统构成中国传统山水的意象,本身也是这些项目所基于的自然背景的抽象。”娄永琪解释,我们专注于基于对象的设计以及概念转变,探索设计如何影响对空间的感知、体现以及与自然的互动。据悉,同济大学众多教师及其学生作品参与了展览。

中国展区现场
本次中国展区的展览呈现,不仅是中国创意产业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重要亮相,也是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一次重要传播。在为期6个月的展览中,中国展区将充分展示中国对如何消弭人们与生俱来的不平等,人为创造的不平等的多元努力,以及中国设计思考在推动全球平衡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方面的努力和贡献。
相关文章
- 05-21 【理响中国 | 读懂中华文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中国式现代化
- 05-20 中国成功发射中星3B卫星
- 05-20 外交部:中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从不针对谁,更无意挑战谁
- 05-20 2025全民营养周来了︱吃动平衡 迈向健康生活
- 05-20 我国累计发布交通标准外文版550余项
- 05-20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郑重声明!
- 05-20 中国设计亮相米兰三年展,总策展人娄永琪谈中国展区的哲学思考
- 05-20 沈阳“四宠好礼”来啦!七大主题、百余项优惠活动……
- 05-19 国际博物馆日 | 《彣彩中国》文化科技特展在孔子博物馆盛大启幕
- 05-19 2024年中国备案博物馆达7046家 接待观众14.9亿人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