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如何构建大中小科学教育共同体?科学教师核心素养是关键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00:12: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王佳怡 通讯员 雷媛媛)13日,“对话小学科学教材编者团——小学科学老师专业素养培训长沙交流会” 在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该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生命健康科普研究所、湖南省遗传学会科普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深化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大中小学科学教育有效衔接。

本次培训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大中小科学教育共同体” 为主题,吸引了长沙市小学科学教师及湖南师范大学相关师范生代表参与,为他们搭建了深入理解国家科学教育新方向、新要求,探索构建贯通大中小学科学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的交流平台。

活动现场,两大主题报告接连上演。作为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研制核心成员及长期参与教材编写的专家,郑永春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当前科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并通过典型案例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考与建议。刘欢围绕“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这一核心理念,结合 “全国优秀科普图书”“全国优秀科普视频”“最美科技工作者” 等鲜活案例,引领听众体验沉浸式科学知识盛宴,激发探索型科学思维,倡导人人都成为科学普及的主人翁。

报告结束后,参会人员围绕“如何聚焦核心素养” 和 “如何构建大中小科学教育共同体” 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如何在日常教学和活动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大学、中小学在科学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资源等方面如何有效衔接与协同,共同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 等问题成为讨论焦点。岳麓一小校长陈勇芝率先提出痛点问题:“科学老师的素养该如何提升?” 郑永春老师对此回应:“打造学习空间,利用贴图,多关注科学科普内容,去术语化讲科学,要生动有趣。”

此次交流会汇聚了科学教育领域的权威专家与一线教师。科学教师素养提升不能只靠培训,关键要解决“自己不懂却要教学” 的矛盾。此次活动不仅是长沙市小学科学教师提升专业能力、把握教育改革脉搏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构建本地化 “大中小科学教育共同体” 的一次积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