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市州观察丨雅安夜市培育记:烟火小摊与城市高楼“共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20:51:00    

川观新闻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廖诗雪 黄刚

“简姐姐,你把抽油烟机都擦得锃亮啊。”“那可不!它要帮我赚钱,得爱惜。”7月30日傍晚,雅安市雨城区熊猫夜市,商贩简春丽一边支起小摊,一边和邻近的摊主聊天。厨面摊位干净是简春丽对自己的要求:“顾客看着就舒服,生意自然不会差。”

雅安熊猫夜市,融入了本土熊猫等文旅元素,引入雅安各区县、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黄刚 摄

夜色中,熊猫夜市的100余个摊位陆续支起,食物的香味四下弥漫,居民游客陆续到来,或穿梭游走,或驻足光顾。到第二天一早,这段道路又变得宽敞干净,路面几乎看不出昨夜烟火升腾的痕迹。

这份井然有序中,凝结着城市管理的智慧。今年以来,雅安市各地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市场监管、公安、交警及社区,持续对临时摊位进行精细化管理,引摊入市,化堵为疏。

雅安熊猫夜市特别为残疾人、就业困难群体设置了免费的爱心摊位。黄刚 摄

出摊位置不靠“抢”

定点后“回头客”更多了

夜市寸土寸金,对夜市商贩来说,好的出摊位置就意味着好生意。此前,雅安各地夜市“抢摊位”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雅安市雨城区的四川农业大学夜市摆卤味摊的朱晓苹就常有这样的烦恼。这条约150米的道路及周边汇聚着上千家美食店,是不少外地游客来雅安打卡的老牌美食区,客流量很大。朱晓苹摊位在路口附近,本是个“好口岸”,却常被占道停车或流动商贩阻挡,生意大受影响。

清理出停车位后,雅安夜市小摊位置更宽敞。黄刚 摄

好在今年5月,当地启动了夜市道路专项清理行动。雅安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东城大队副大队长谭云升介绍,为了确保师生、游客的安全,当地在道路两边移除了28个停车位,将道路面积扩宽了约三分之一。对路面摊位的规范管理也在持续推进。

沟通好竞争规则,合作更有力量。雅安市名山站旁的夜市,过去每天都要上演“抢位置大战”,不仅摊位摆放混乱,不时爆发的争吵也影响着顾客的观感。

夜幕降临前,雅安名山站旁的各夜市摊位按编号整齐摆放,准备营业。李婷 摄

这个区域归属雅安市名山区永兴街道两桥村管辖,出摊商贩中也有不少是村民,纠纷调解一度让两桥村党支部书记戴德云头疼不已。为此,村“两委”多次向相关部门反馈村民诉求。经沟通协调,今年6月起,当地为夜市摊位编号,按相关安全标准等资质,以先后顺序固定位置,并划分出水果蔬菜区、烧烤区、冷饮区等,避免恶性竞争。

每天,雅安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依托数字城市管理系统,通过无人机等巡查方式,实时纠正违规行为。夜市整洁有序,游客来得更多了。冰粉摊主王晓东一算,确定了固定摊位后,“回头客”比“打游击”时多出至少三成。

烟火之外下功夫

用管理温度换取城市活力

7月28日晚,荥经县同心夜市烟火升腾。道路尽头,摊主杨凯的10张小桌转眼满座。

“以前摆摊‘打游击’,哪能这么安稳哦,我的巅峰纪录是一天被‘请’走7次。”看着眼前的安稳红火,说起往日“游击”摆摊的辛酸,杨凯的语气里却没有抱怨,“我们要挣钱,他们也有职责,都不容易。”

杨凯的理解源于一次垃圾桶“破防事件”。那天凌晨3点,他收拾摊位,看见街头垃圾桶满溢,垃圾散落,旁边小区的消防通道也被杂物堵住,这一幕让他突然懂了城市管理的两难,“城市有序,我们摆摊才有出路。”

4月,荥经县将“断头路”同心下街打造成规范有序的同心夜市,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对摊位饮食品类、噪声、垃圾、油烟、营业时长、摊位范围等进行规范化管理,吸引流动摊贩入市。

“城市治理,从来不是单选题。”荥经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刘人鸿说,“我们为摊贩找到营生的落脚点,规范管理减轻了我们的执法压力,还给市民开辟放心消费的‘深夜食堂’,是实实在在的多赢。”

荥经同心夜市上,除了美食,还有为儿童设立的娱乐小摊。廖诗雪 摄

烟火与城市共生带来的多赢活力,在吸引越来越多创业者的同时,也不断催生精细化管理的巧思。新近加入同心夜市的摊主车淑婷笑着指向对面,“那里还装着噪声监测呢。”闪烁的数字安静地跳动着,守护着夜市的热闹与周边居民的宁静。

截至7月,雅安今年已打造包括夜市、早点站、饭店站等便民服务点59处,惠及各类商家2000家,提供灵活就业岗位5000余个,每日引流促进消费增加3.9万余人次。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连续6年获住房城乡建设部“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先进表扬,用管理温度换取城市活力,用“7分服务、2分管理、1分执法”,实现“放而不乱、管而不死、规范有序”。

爱心摊位送温暖

关照摊位背后“具体的家”

在四川农业大学旁,一个夜市摊位,往往支撑着一个家庭的不少收入。黄刚 摄

简春丽对小摊设备的爱护,不仅仅因为“它能赚钱”,还在于这个摊点的来之不易。

因家庭变故,简春丽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苦无生活来源,听说熊猫夜市有爱心摊位,她赶快提出申请,同时到处学习炒饭、炒河粉的手艺。2023年初,她接到熊猫夜市管理员李云峰的通知,爱心摊位名额有了空缺,她决定开张出摊,并给自己的小摊取名“炒粉小师妹”。

摆摊初期并不顺利,她不懂如何减少油烟,无法达到夜市的管理要求。熊猫夜市的管理人员耐心给予她帮助,在更换了3种抽油烟机、不断调试油的品种后,她最终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今,“炒粉小师妹”每天能卖200多份炒饭,除了来逛夜市的顾客外,外卖顾客也多了起来。

四川农业大学夜市有统一的卫生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图为钵钵鸡摊位前的游客。黄刚 摄

李云峰介绍,目前熊猫夜市采取“物业+公司+街道+政府”的运行模式,除了100余个常规摊位外,还设有30个爱心摊位,免费提供给困难家庭和残障人士。凭相关证件核实信息后,满足夜市安全、饮食营业等要求即可出摊。

说起出摊经历,利用爱心摊位经营“蚝蛋烧”的黄秀红与简春丽一样满心感激:“夜市管理人员特别贴心,不光为我们耐心解答手续流程,考虑到家人行动不便,还帮我们跑流程办理。”

日前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新时期城市工作重点任务,指出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治理投入。关照摊位背后“具体的家”,雅安相关负责人认为,夜市摊位是城市夜间经济的“生力军”,其管理更需要人性化方案。

“我们今年还统一加入了熊猫元素和雅安各区县的美食彩灯,举行免费送‘熊猫’等活动,为爱心摊位‘引流’。”李云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