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上海传统美食|南妮:赤豆家族


提到上海传统美食,想起念小学时,街头有家点心店,叫作东风点心店。卖油条,包子,馄饨。做得最好的是赤豆羹。厚厚稠稠的糊糊中,一粒粒的赤豆圆滚滚,香喷喷,甜糯酥软。对这一碗红红白白的甜点心上了瘾。一碗赤豆羹一毛钱。赤豆羹被装在一个很大很大的铝制圆桶中,每天热热乎乎地诱惑着馋嘴的小孩。这应该是上世纪70年代的背景。
有一段时间,天天惦记着东风点心店的这桶赤豆羹。小学同班同学中,有位女同学,个儿高,长得憨头憨脑的,成绩不好,因为姓朱,外号叫“猪猪”。她的妈妈就是东风点心店的营业员。她长得个高,不知道是不是吃多了她妈妈点心店里的点心的缘故。反正,如果我跟她一起去东风点心店,遇到她妈妈在,我那一碗赤豆羹绝对要比别人的赤豆更多,料子更厚,碗沿快要给汁水淌下来的样子。一旦手里有了钱,一声招呼:“走,朱朱,到你妈点心店去!”朱朱没有二话地跟我一起去东风点心店。一般是下午放了学,大号铝桶里的赤豆羹还剩下三分之一的光景。很久很久以后,回想起这段赤豆羹光阴,疑惑:那时是没有加热装置的,早上熬好的赤豆羹到了下午不是要冷掉吗?也许他们再加热后重新注入铝制圆桶?还是下午的顾客吃的都是稍冷的?也许那是初夏时分,微冷有微冷的味道。
我外婆也是一个赤豆迷。她会煮美味的赤豆饭给我们吃,包赤豆粽子。小时候也亲眼见到过年前夕,外婆如何做豆沙。那是相当繁琐的一项工程。先煮好一大锅的赤豆,然后将它们放进干净的白色棉布袋子里,再用手使劲儿挤,豆沙从布缝缝里被一缕一缕地顺利挤出来,豆壳就留在了布袋子里。这时碗里的豆沙还不算成品噢,铁锅里放上一点食油,倾入豆沙,再放些白糖,小火慢慢翻炒。奇怪,一经油的浸润与热温,豆沙变得油光光地神气,既黏稠又顺滑。这样的豆沙不用甘当什么馅子,挖一勺来吃,或者配点泡饭过过,都是好美的事。
如今,在超市里采购,看到一包包透明塑料袋包装的豆沙,总会下意识地拿来看看,多么晶莹可爱呀!捏着手感太好了。它应该做什么点心的馅子?总是最后,又依依不舍地将它们放下。赤豆饭,成年后也曾经亲手做过两次。先把少许赤豆煮到半熟,然后倒入电饭煲,加水,与新米混在一起。但自制的赤豆饭总没有外婆煮的好,有点柴,赤豆与米别扭散伙,没有彼此渗透、浑然天成之感。那么,她是放糯米的?查了百度,的确应该是放糯米煮的。赤豆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等,赤豆饭能提供能量。好像日本人吃赤豆饭,对于女孩子成人,有庆祝与祈福之意。想想扫盲班出身的老外婆何其了不起!她聪明地从小给两个外孙女滋补祈福。
至今,看到街上的点心铺子,竖着赤豆粥、赤豆饼之类的牌子,总要眼睛一亮。在饭店吃饭,最后的那道甜点,主人点了赤豆汤圆,总会心生感激地朝请客者多瞅几眼。
原标题:《十日谈·上海传统美食|南妮:赤豆家族》
栏目编辑:郭影 文字编辑:钱卫
来源:作者:南妮
相关文章
- 07-08 杨陵江:未来的零售都是即时零售,靠名酒赚差价的时代已经结束
- 07-08 网球发球时速可不是越快越好!高速发球有这些问题
- 07-08 十日谈·上海传统美食|南妮:赤豆家族
- 07-07 李海霞:小女子的大坚守
- 07-07 太原:网格员识破三无产品 戳穿销售骗局
- 07-05 第四届“侨见·我们的故事”活动在上海启动
- 07-01 党的光辉照我心——聆听老党员的“初心”故事
- 06-27 我在广东生活5年,发现广东人只喜欢这4款烟,爱喝4款酒,对吗?
- 06-25 陈可辛玩砸了?未必!《酱园弄》该这么看
- 06-23 2025“青春遇见贵州·走进诗画绥阳”青年篮球邀请赛,胜负之外 皆是MVP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