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女儿行|从下岗女工到乡村振兴引路人:一个最美家庭的红色创业史

绥德的风掠过黄土高坡,吹过蜿蜒的无定河,也拂过那些为生活拼搏的人们。有人在命运的岔路口徘徊迷茫,有人却在困境中抓住微光,将其化作照亮前路的火炬。
董琴一家,便是后者,他们的故事,在时代的浪潮里,书写出别样的精彩。

董琴夫妇与他们的在创业“小家”
陕西省绥德县董琴夫妇,以奋斗创业和红色传承为指引,书写着新时代最美家庭的动人篇章。董琴夫妇,携手从下岗的困境中走出,创办了绥德县董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更带领千余名妇女掌握就业技能。
创业“金点子”
为党建之风注入红色力量
作为曾经的一名普通职工,命运的转折使她尝尽了下岗的心酸,但董琴骨子里偏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她没有被困境打倒,而是毅然决定踏上创业之路。
“当不了原来单位的职工,那咱就自己当老板,创造机会让更多人就业。”董琴回忆起当初的抉择,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短缺、缺乏经验、市场竞争激烈……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横亘在董琴面前。但她和丈夫没有退缩,他们四处奔波寻找投资,参加各种创业培训提升自己,深入市场调研了解需求。

从头开始 董琴与大伙一起“创业”(受访者供图)
经过无数次的碰壁和摸索,他们终于找准了方向——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我们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政服务等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咱们当地很多妇女都有就业的意愿,却缺乏相应的技能。”董琴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建起这座技能与就业的桥梁。”
1994年,绥德县董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正式成立。
月嫂、育婴员、保育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中式烹调师等专业人才在当地有了“就业的窗口”。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董琴和丈夫亲自参与教学,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他们还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前来授课,让学员们能够学到最实用、最前沿的技能。

董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一角
董琴家庭是一个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家庭,家中多位成员都是共产党员。全家始终将“红色是底色,不忘党的恩情”作为家训。在创业过程中,他们也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的重要性。
“我们是党员家庭,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董琴的丈夫说道。
为了将党建与培训工作深度融合,学校创新性地创立了党建课堂,将党的政策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家常话,传递给身边的学员和群众。在党建课堂上,不仅有理论学习,还有生动的红色故事分享、实地的红色教育基地参观等活动,通过这些形式,让学员们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能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增强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在传授专业技能时,董琴常常结合自身家庭故事,向学员讲述夫妻和睦、孝老爱亲、邻里互助的重要性。

董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主题党日活动
“我们希望学员们不仅能掌握一门技能,更能拥有良好的品德和家风,这样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走得更远。”董琴说。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学员在毕业后,不仅在工作中表现出色,还成为了家庭和社区中的正能量传播者。
脱贫“引路人”
让乡村振兴吹遍绥德
多年来,在妇联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董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越办越好,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从2016年5月起至今,学校共举办专业月嫂培训班49期。培训总人数4632人,其中贫困妇女2210人。这些经过专业培训的妇女,成为了家政服务市场上的抢手人才。

董琴正在为学员传授家政知识
截至目前,学校相继为北京、西安、榆林,以及神木、府谷、绥德和内蒙古自治区等地输送近3000名优秀家政员,她们的月收入从2600元到16000元不等。这些收入,不仅改变了她们自己的生活,也让她们的家庭过上了好日子。
“我以前在家就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没有收入,家庭地位也不高。” 一位曾经的学员感激地说,“是董琴老师和学校给了我机会,让我学会了月嫂技能,现在我每个月能挣不少钱,家里的经济条件改善了,我自己也变得更自信了。”
董琴夫妇看着学员们一个个实现了就业梦想,生活越来越好,她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看到她们的变化,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妇女通过技能培训,实现自我价值,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成就不假他手 荣誉装点岁月
董琴家庭不仅在创业和带动就业方面成绩斐然,在传承家风方面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他们将家风教育融入技能培训的全过程,让“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深深扎根在每一位学员心中。
在他们的家庭中,夫妻相互支持,尊老爱幼,邻里关系和睦。这种良好的家风也通过学员们传递到了更多的家庭和社区中。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董琴家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家庭的责任与担当,他们的红色创业史,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事业中来。

共产党员董琴用自己的双手拉着姐妹们一同奋斗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文化的力量,让更多的家庭拥有良好的家风,共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董琴说。
如今,董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依然在不断发展壮大,为更多的妇女提供着学习和就业的机会。从下岗女工到乡村振兴引路人,董琴家庭用奋斗、用担当、用红色传承,谱写了一曲新时代最美家庭的赞歌,也为全社会展现了一条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相关文章
- 05-18 黄河女儿行|从下岗女工到乡村振兴引路人:一个最美家庭的红色创业史
- 05-12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南丁格尔精神
- 05-11 坚守公益初心,不被时间限定的温情在这里涌动
- 05-11 林浩的两次“逆行”:从“抗震小英雄”到“乡村种树人”
- 05-09 从300到4000+ 单条播放破百万!枣阳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新农人IP
- 05-09 长治黎都农商银行:开展整村授信 助力乡村振兴
- 05-08 不负农时不负春 共绘锦绣“春耕图”
- 05-08 全省高校举办“5·8世界红十字日”主题活动
- 05-07 沉浸式阅读赋能亲子成长,山水龙城小学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
- 05-06 辅助生殖进医保已惠及超100万人次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