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朝鲜拘留3名新建驱逐舰“重大事故”责任人 修复计划曝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1:10:00    

当地时间5月21日,朝鲜新建造的5000吨级驱逐舰在清津造船厂下水时发生严重事故,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4日,未发现船只存在其他损坏情况,修复工作正按计划推进,目前,朝鲜司法机关拘留了3名与新建驱逐舰下水“重大事故”有关的责任人,以便对其展开法律调查。

当地时间2025年5月23日,由Planet Labs PBC拍摄并发布的卫星图像显示,朝鲜一艘新型军舰在清津的仪式后似乎倾覆在港口。视觉中国

受损驱逐舰修复计划曝光

此前,初步调查认为驱逐舰船底破洞,但经过检察机关人员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事故调查组对驱逐舰进行详细水下及内部检查后,确认与初期发表的内容不同,驱逐舰并无船底破洞,只是船体右舷被刮削,通过船尾部分的救生通道流入一定量的海水。

调查组专家认定,抽出浸水隔室的海水,从船台脱离船首部分以修复舰船平衡性预计需要2至3天,修复舷侧则大概需要10多天时间。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高度重视此次事故,向调查组下达指示,要求查明事故发生原因。此次事故被定性为不可容忍的犯罪行为,有关责任人不能逃脱罪行。

根据事故调查组查证的资料,司法机关为进行法律调查,拘留了对事故负有责任的清津造船厂总工程师姜正哲、船体总装车间主任韩京学和行政副厂长金勇鹤 。

此前,清津造船厂厂长洪吉浩已于22日被传唤至司法机关。朝鲜方面表示,把此次事故视为重大事件,不仅因为舰船损坏,更重要的是要借此严厉打击在所有部门蔓延的缺乏警惕、不负责任和不科学的经验主义态度,敲响警钟。

金正恩强调:“尽快修复驱逐舰是直接关乎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业务性问题。”他还要求,在下月全会召开前“无条件”完成修复工作。金正恩指示成立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原因。

舰船一般有哪些下水方式

从目前公布的原因来看,21日驱逐舰“下水过程中,因指挥不熟、操作不慎,没能保障底盘移动平行度。结果,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先脱离搁浅,部分区段船底被破孔导致船舰失衡,船首部分未被脱离船台”。

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副秘书长胡强生表示,舰船下水方式包括船坞下水、船台滑道下水、船台气囊下水三种主流方式。

船坞下水,就是舰船在干船坞里建造,建造完毕之后给船坞注水让它自己漂起来,然后用拖轮拖曳下水,或者先将舰船转移到浮船坞上,然后用浮船坞将船转移到岸边、浮船坞下沉后脱离,船体自然就漂浮起来了。在胡强生看来,船坞下水是最好的下水方式,它的安全性特别好,不会导致船体变形。但缺点是船坞造价高昂,而且很多国家严格控制建造大型船坞。

最常见、最传统的下水方式就是船台滑道下水了——先将船舶移动到滑道上,然后利用重力或者牵引的方式让船体从滑道上滑到水里去。船台滑道下水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种。简而言之,就是纵向滑道是前后滑动,横向滑道则等于是从侧面把船给“扔”到水里去。“这种方式适合于航道比较窄的场合,在国内比较少见。”胡强生说,美国海军3000吨级的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就是这么下水的。

专家认为,横向滑道的下水方法对于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毕竟,同时滑动的部分比较长,是整个舰体长度,一旦操作不慎,有些部分先入水,有些部分还没有入水,轻则可能导致舰体搁浅,重则可能导致舰体直接折断。其中,还有一个巨大的风险点——入水之后船体会有一个先大幅度侧倾然后回正的过程,万一舰船的恢复系数计算得不准确,入水之后船可能就直接翻沉在水里了。

类似于朝鲜新型驱逐舰这样的5000吨级舰船最适合用气囊式下水方式。气囊下水的方式很类似于航道纵向下水,只是把支撑物改成了气囊,无需涂抹滑油,减少了对水体的污染,更为环保,而且成本低廉。目前,中小型船舶普遍采用了气囊下水。

此次下水失败有哪些深层次原因?

据悉,该舰是由朝鲜清津造船厂和罗津造船厂共同建造,并在清津造船厂下水,而非首舰“崔贤”号的南浦造船厂。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曾在报告中指出,朝鲜军工业传统上,一向由经验丰富的南浦造船厂负责建造大型、新型军舰;而清津造船厂虽然参与过一些小型舰艇的生产,但“主要专注于生产货船、渔船和挖泥船”。从此次事故也可以看出,朝鲜不同造船厂之间的能力差距。

在“崔贤”级之前,朝鲜海军拥有的最大主力舰,还是20世纪70年代建造的“罗津”级护卫舰,排水量约1600吨。目前,朝鲜海军的主力舰艇则是2010年左右建造的“南津”级护卫舰,排水量外界预计在1500吨左右。

虽然普通船只的下水和军舰大同小异,但无论是对大吨位军舰的建造还是完成其下水,对清津造船厂来说可能都“超纲”了,甚至也没有其他的预案准备,因此酿成“重大事故”。

此外,从近几年朝鲜一些重大涉军决策来看,大力推进“海军武力强化路线”已经开始稳步实施,“崔贤”级驱逐舰的建造很可能就是首阶段目标。金正恩在4月25日“崔贤”号下水仪式上就表示,朝鲜明年将继续尽快建造驱逐舰及作战能力更强的巡洋舰和护卫舰,目前舰船总设计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研究。

朝鲜劳动党中央负责军工的书记赵春龙还在典礼上称,南浦造船厂“仅用400多天”就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大舰建造。但从朝鲜相对薄弱的工业基础来看,这种速度和韧劲虽然值得称赞,却可能存在隐患,这次事故不排除只暴露了其中的一部分。

消息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潮新闻、直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