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场庄严而宽大的审判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2 11:19:00    


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外观。(资料图片)

  坐落于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侧的山西饭店,以其地道的晋菜传承,还有大气的建筑群被人们所熟知。但是,你知道吗?69年前,一场受到全世界瞩目的审判曾在这里进行。

  时光回溯到1956年,山西饭店原址是人民大礼堂所在地。当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在人民大礼堂公开审判日本战犯。如今,当年的建筑已不复存在,然而,那一场正义的审判却永远铭记史册。

  ● 侦 讯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新中国成立后,等待他们的是中国人民正义的审判。

  1950年,两座战犯管理所分别在辽宁省抚顺市、山西省太原市成立。140名从中国各地抓捕的日本战犯被关押进太原战犯管理所。

  为了让日本战犯彻底认罪,中国政府在对他们进行人道化管理的同时,侦讯工作也同时展开。1953年冬,侦讯团队在北京成立,对外称作东北工作团。侦讯人员分赴全国各地,寻找战犯犯罪材料和证据。

  东北工作团的工作人员进驻战犯管理所,根据在押战犯罪行和职务的不同,区分对待,逐个分化。通过召开认罪检举动员大会、实行罪行分级等工作方法和思路,战犯逐步直面自己的犯罪事实,认清了天皇制和军国主义思想本质。1954年10月,侦讯日本战犯的内查外调工作基本结束,日本战犯的主要罪行有了确凿的证据。

  考虑到绝大多数日本战犯已在管理所经过数年改造,大都能够忏悔和认罪,从中日两国人民长远友好关系出发,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的量刑十分宽大。周恩来曾对审判日本战犯工作作出批示:“一个不判处死刑,一个不判处无期徒刑,判处有期徒刑也要极少数……”

  ● 审 判

  1956年6月10日至20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太原特别军事法庭开庭对9名重要战犯公开审判。旁听的有闻讯赶来作证的死难者亲属、受害者和见证人,以及党政军机关和各界群众代表4000余人。

  法庭审理了众多复杂案件,根据当时的庭审记载,现场主要的情节包括:

  城野宏为罪行狡辩受到反驳。1944年至1945年,该犯担任日伪山西省政府顾问辅佐官和山西保安队指挥官时,被证实犯有策划、指挥日军三次“扫荡”晋中各县,大肆掠夺粮食财物的罪行。

  党翠娥痛斥永富博之。她说:“1943年农历九月初九,永富博之带领驻在沁源县的日伪情报处工作队窜到俺西沟村‘扫荡’,把12个妇女、儿童赶进地洞里,点燃柴草烧了两次,又用大石板盖住洞口,烧死8人,其中有我的3个儿女、2个侄女和3个邻居老人;我的丈夫也被气死;我的哥哥把我救出来,死里逃生。”党翠娥撕心裂肺的哭诉,震撼着审判大厅。永富博之在众目睽睽之下,跪倒在地,叩头谢罪。

  受害者要求严惩菊地修一。受害者张金旺手指着被告控诉:“1944年10月9日,你指挥日军把我和俺村的11个农民,先用刺刀捅,然后扔进一个深井活埋了。只有我一个人被抢救出来,左腿、耳朵都受重伤,你把我害成终生残废!”菊地修一低下头连声说:“我谢罪,请严惩我吧!”

  庭审中,大野泰治供认亲自审讯并提议杀害抗日英雄赵一曼的罪行。

  6月20日,特别军事法庭经过10天的审讯、评议,根据这些战犯所犯罪行和悔罪表现,宣布了对9名战犯的宣判:判处富永顺太郎有期徒刑20年,判处城野宏有期徒刑18年,其余7名罪犯分别被判处8年到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经法庭宣判后,以上战犯被转送到东北抚顺战犯管理所服刑改造。6月21日起,法庭对其余在押的120名战犯,分3批宣读了“免予起诉决定书”,陆续宽大释放。日本战犯中传来了哭声,并争相上台发表感言。被释放的战犯寺本秀说:“我要通过我的罪恶向全世界人民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本质,我要为和平而奋斗到底,我要以此行动来向中国人民谢罪。”这些战犯转道天津,乘坐日本轮船被遣返回国。

  ● 告 别

  在天津候船期间,日本战犯集会通过了《告别词》,以表达他们对中国政府、中国人民的感激之情。同时,他们还向中国红十字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敬献了锦旗,表示将来有机会邀请检察员和管教干部访日,并期望争取组织“谢罪团”来中国正式谢罪。

  当他们登上“兴安丸”号轮船即将离开中国时,思绪万千。有的躺在船上,有的无言闷坐,有的泪流满面。得知这个情况,太原、抚顺战犯管理所的负责人前去看望。刚要上船,一名被释人员喊了一声:“管教所干部来了!”顿时,船舱内的人活跃起来,有的抛帽子,有的扔手绢,有的喊“中国共产党万岁!”“中日友谊万岁!”他们不约而同地向管理所负责人围过来,握手言别,倾诉感激和留恋之情,纷纷表示:绝不辜负管理所的耐心教导,保证实现诺言,一定要为和平事业、为中日友好而努力。

  “兴安丸”客轮一声长鸣,徐徐驶离了天津港。他们坐在船舱内,惜别“再生之地”,有的抱着受赠的提琴,有的双手捧着口琴,向着中国的方向奏起《全世界人民心一条》的乐曲,昔日的战犯变成了中日友谊的使者。

  从战争狂魔到和平信徒,中国政府以博大胸怀“感化”了这批侵华战犯,使他们“转身”成为高举“反战、和平”旗帜的斗士。

 

太原日报‬ 记者 王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