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的双手,被“冻住”的身体?一起关注大脑里的“信号故障”


你知道吗?全球此刻正有超过1000万人在进行一场特殊的“慢动作挑战”:端起水杯需要5秒,系鞋带耗时3分钟,连微笑都变成0.5倍速——这就是帕金森患者的日常。
4月11日是世界帕金森日,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中国帕金森患病人数和年龄标准化患病率将居全球首位,患者人数将达到1050万。
他肢体僵硬5年运动迟缓伴行走困难2年
“我爱人是5年前,无缘由地开始出现双手抖动厉害,一开始只是这个毛病,没有太在意,后来发现他走路、转身都难,我们去了家附近的医院治疗。”患者陈建树(化名)的爱人表示,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并建议他们长期药物治疗。
服药起初,陈建树的毛病得到了改善,可后来药物效果逐渐减弱,病情开始反复。他的肢体僵硬感日益加重,连日常的穿衣、洗漱都变得异常艰难。不仅如此,他还存在睡眠障碍、梦魇症状,伴有较轻进食吞咽困难、便秘、流涎及出汗等症状。“我们全家都挺着急的,后来经过推荐来到了上海冬雷脑科医院就诊。”
经过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的详细检查,曾冉主任团队为陈建树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最终选择做深部脑刺激DBS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每个阶段症状不同
帕金森病,就像大脑深处的“信号故障”。上海冬雷脑科医院神经调控-帕金森学术中心主任曾冉打了个生动比方:人脑中有一群勤劳的“快递员”(多巴胺神经元),负责传递运动指令。当这些快递员因衰老、遗传或环境因素“集体离职”时,身体就会陷入“指令混乱”——颤抖、僵硬、动作迟缓接踵而至。
帕金森病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症状。“1-2.5期,属于帕金森的早期,单侧身体‘失灵’,但还能保持平衡,有点像单脚走平衡木;3-4期,身体双侧‘掉线’,走路困难,容易‘急刹车’或跌倒;5期,日常动作需要辅助支持,甚至可能只能卧床或使用轮椅。”曾冉主任介绍,患者处于早期阶段,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来改善症状,但后期,在药物调整作用不大的情况下,此时的最佳疗法是DBS。
DBS手术即脑深部电刺激术,是一种先进的神经调控治疗手段。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细微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达到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目的,是国际上公认的先进的治疗方法。
患者陈建树经过评估已处于帕金森4期,有时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够翻身、穿鞋、行走等,且药物治疗已无法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因此曾冉主任团队为其实施DBS手术。
了解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手术”
DBS手术这种“大脑GPS导航术”需要亚毫米级精度——医生需要在几毫米的区域内,精准植入电极。DBS术前,需3D建模定位脑内“信号盲区”,测试药物反应灵敏度;术中,要实时监测确保电极直达靶点(误差<0.5mm,其精细程度堪比头发丝);术后,需要根据患者以及疾病进展调整刺激参数。该手术的术后管理,是一个涉及终身的持续过程。
同时,曾冉主任告诉记者,“手术之前,需要仔细评估患者诊断是否明确,是否属于原发性帕金森病,同时需要评估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到底如何,药物能够改善患者多少症状,评估患者目前的主要症状以及患者和家属的诉求。”曾冉强调。
术后,陈建树的病情得到了改善,肢体僵硬和运动迟缓的问题得以缓解,生活质量有了提升。他的爱人表示,只要陈建树能够重新自如地行走、自理生活,她便感到无比欣慰和感激。
相关文章
- 04-27 聚焦医学科普 传播健康知识 四川广元这两部作品获省奖
- 04-24 中老年慢病人群患带状疱疹风险更高 可通过接种疫苗“未病先防”
- 04-23 肺移植术后一周年 省一院为他庆祝“重生日”
- 04-23 六旬大爷感染眼内炎 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及时手术阻止病情恶化
- 04-23 53岁女子查出肾囊肿,2年后确诊肾癌晚期,医生叹息:无知惹的祸
- 04-22 为攻克脑胶质瘤奋斗37年 江涛院士:国内首款靶向药去年已上市,部分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 04-21 直观复星“2025达芬奇科普行”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站隆重启幕
- 04-20 13项重要医学进展发布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18年预警
- 04-19 全国医保预付规模破700亿元
- 04-18 22岁女子手术成功后脑死亡,家属:缺氧30分钟医生未发觉(大河报)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