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和红利双线驱动,机构首席热议中国资产投资逻辑
当地缘博弈加剧、技术封锁频现,宏观环境的剧变正在重构全球投资逻辑,中国资产重估成为市场热议话题。
“尽管外部扰动加剧,但中国资产在全球再平衡中凸显配置价值。”多位机构首席近日在第十二届富国论坛上一致表示,政策呵护、制造业韧性及技术突破构成核心支撑,黄金、军工、AI应用成为穿越波动的“压舱石”。
在华创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看来,中美经贸深度绑定决定“无损脱钩”不可行,中国政策储备充足,金融市场波动率将低于经济数据波动。
“抢出口以及工业生产的韧性是短期的确定性抓手,而中长期视角下,中国或采取纾困的方式来应对贸易摩擦,其中货币政策有望优先发力,通过释放流动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说。
从A股投资逻辑和资产配置来看,机构人士认为,市场情绪有望转向乐观,科技和红利成为全年投资主线。
富国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陈杰表示,在全行业库存低位触发的补库存周期、上市公司轻装上阵以及二手房回暖带动的地产链修复等驱动下,A股市场正经历从“存量经济”向“新模式”的转型,“新模式”下的盈利回升周期已经启动,ROE底部显著抬升。
他强调,市场风险偏好自2024年四季度见顶回落,叠加中国产业转型“突围”的大故事,如AI研发与高端制造双突破、产业集群优势强化,市场情绪有望从“失败主义”转向乐观。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表示“东稳西荡”格局下,在全球中国资产是更具优势的一类资产选择,其中军工与黄金为战略配置首选,科技赛道需聚焦AI应用从上游开始往中下游扩散的投资机遇。
“中美对抗可关注红利,中美合作可关注科技。”李超认为,红利资产提供防御底线,AI、智能驾驶等新质生产力代表长期进攻方向。
在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刘晨明看来,黄金是美元信用弱化的“终极对冲工具”,而创新药出海与AI硬件渗透率提升是科技主线核心。
相关文章
- 07-09 国家发展改革委:全球每5斤谷物就有1斤多产自中国
- 07-09 境外机构持债规模达4.35万亿元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再加速
- 07-08 中央决定:周治平履新
- 07-07 锡盟一所中学入选中国县域中学百强名单!
- 07-07 世俱杯上的中国面孔——那些远渡重洋的追梦人
- 07-06 沈阳有“喜”!刚刚公布,明星阵容很强大!
- 07-05 “中国(南昌)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展”开展在即 宣传单上找不到主办方信息 家长质疑是私人办的?
- 07-03 金融力量服务能源绿色转型
- 07-02 在祖国海疆“向党组织靠拢” 中国海警黄岩舰位黄岩岛海域迎来新党员
- 07-01 打开创新业务空间 券商积极发力虚拟资产交易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03-25 周一滇西南西北多雨,注意防范地质灾害
- 03-26 大成元鸿锦利债券提前结束募集
- 03-25 十四届县委第六轮巡察县属国有企业集中反馈会召开
- 03-26 工业硅:价格波动,供需失衡 1.63%涨
- 03-25 界首通用机场通过验收
- 03-26 京东服饰美妆春季上新发起“绿色时尚计划”,联合品牌推动旧衣循环处理
- 03-25 始终将保护放在第一位(快评)
- 03-26 A股三大指数午后集体翻红
- 03-25 贵阳东部最快出城通道 贵黄高速延伸段通车!
- 03-26 春色有约 浪漫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