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白山松水 守艺传薪——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长春站)在吉林省美术馆开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6:10:00    

4月29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白山松水 守艺传薪——东北美术文脉精品巡展”(长春站)在吉林省美术馆开幕。

巡展以地域美术发展的历史节点为主线,分为“历史性的转折、地域性的成熟、现代性的拓展、精神性的自觉”四个阶段,通过版块式展陈,系统梳理了东北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郑海标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郑海标在展览中展出了作品《石之语》,他表示,“我这次带来的作品,是以长白山地区为题材所创作的一幅描绘山石的画作。我们时常前往长白山地区采风。多年以来,始终在持续的实践进程之中,探寻并提炼北方的地域特质,并将其完全融入到题材当中。守艺传薪,对我而言,非常有意义。这个项目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鼎力支持,所选得这个点也非常好,所谓守艺,就是老一辈艺术家在探索进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也在不断承继,守住传统的同时不断持续创新。”

这次展览汇集了吉林籍知名艺术家的百余件国画、油画精品,全面展现了东北美术的多样性和时代风貌。展览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前来参观。

“看这种前辈的作品,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手法,然后研究自己的创作方式。”“我自福建,现在在吉林读书,今天来到这里参观,感觉这里的画种挺多的,尤其看到的是这幅《长白林海》,画的是长白山的一处风景,采用抽象又写实的手法,将长白山的一角真实地描绘了出来。”观看展览的观众告诉记者。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知名美术家北上长春,为东北美术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成就了“先生北上”的佳话。这次巡展不仅展示了东北美术的发展脉络,更通过传播与交流,让更多观众领略东北艺术在中国美术史上的独特价值。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

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兆武介绍说:“这个展览我们从筹备到成型一直到巡展共经历了将近三年的时间。首先这个展览就是从延安出发,去了西南,去了南京,去了北京,最后回到了长春。这个展览总体构成是以文献和原作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其实最重要的目的是梳理整理吉林省美术发展的近一百年的一个历史,这样的展览从某种意义上构建起来了吉林省美术发展历程和吉林文脉的一个发展的历程。"

这次长春站的展览将持续到5月16日。


新闻多一点:


部分展出作品

王庆淮《林海朝晖》1972年(吉林省美术馆藏)


宋振庭《牵牛花》(吉林省博物院藏)


潘素 张伯驹 卜孝怀《三友图》现代 (吉林艺术学院藏)


李巍《树大根深》 2021年(吉林艺术学院藏)


袁武《大山水系列》2008年


邹立颖《情系九龙》2022年


史国娟《生生不息》2024年


袁运生 《长春南湖》 1970年


金日龙《奶奶》 1981年(中国美术馆藏)

1982年获第一届少数民族画展金奖


王晓明《未来世界》1984年(中国美术馆藏)

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胡悌麟 贾涤非《杨靖宇将军》1984年(中国美术馆藏)

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银奖


赵开坤《陕北梁家岔》2013年

刘大明《女花工》2013年

任传文《故乡的回忆》2013年


王建国《慢山里人家》2024年


刘兆武《苏醒的黑土地》2024年

2024年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


幺红岩《革命老区写生行——高山林海》2023年(延安文艺纪念馆藏)



记者:云鹏

部分图片来源:吉林艺术学院

编辑:王童 责编:江莉、陈险峰

监制:王德辉、丁媛媛